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会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董事长西威尔,就对陪同会见的国家旅游局和民航总局的负责人说:“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邓小平还满怀信心地算了一笔账:“一个旅行者花费一千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五十亿美元。要力争本世纪末达到这个创汇目标。”他还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和政治家的胆识,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旅游赚钱多,来得快,没有还不起外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大搞呢!”这是他站在改革开放全局的高度上作出的一个战略决策,也是第一次明确地肯定了旅游业的经济产业性质。
-
1979年7月,七十五岁高龄的邓小平,克服交通不便等因素,徒步登上黄山,以伟人的眼光和视角提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开创了黄山乃至中国现代旅游的序幕。
四十年前,黄山没有索道、上山供游客居住的也是简陋棚屋,卫生条件恶劣。当年已经75岁高龄的邓小平,亲自来到黄山,徒步登顶。以独到的经济眼光,以黄山为先例,提出以旅游打开国门,让外国人走进来,发展旅游产业创汇,通过新兴领域搞活经济。
-
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75岁高龄的邓小平,徒步视察黄山。他以世纪伟人的深远眼光和非凡胆略反复强调,“你们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广开门路,增加收入”。加之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对内对外的改革开放,黄山旅游乃至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和条件,大有文章可做。在邓小平这个战略决策的指引下,黄山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勇敢冲破禁区,思想上来了个大解放,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让地处皖南山区、交通闭塞,长期以来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黄山展现在世人面前,谱写了黄山发展的壮丽诗篇。